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0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某中学决定在全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下不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是( )。
A.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
B.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C.取消考试
D.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2.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面临不同阶段的学生时,教师不能“一刀切”,而应该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教育。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个别差异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家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孩子往往每做完―道题都会回头看―下家长的反应,根据家长的表情来判断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从而能迅速更正答案。这样的孩子的认知风格可能属于( )。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场独立型
4.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 )。
①知识与技能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③过程与方法 ④知识与兴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全县校长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6.谢晶在全校大会上受到表扬,兴奋不已,会议结束后,当听到几个同学议论“她有什么了不起,你看她长得那个样”时,她又很快陷入极度苦恼之中。谢晶的表现典型地反映了中学生情绪的哪种特点?( )
A.两极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爆发性
7.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性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8.“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诗外传》)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9.“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C.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10.赵老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总是非常耐心的解答,平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从心里热爱学习,并且对于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常常施以援手,学生们都非常爱戴他。下列对于赵老师的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
A.认识到学生是发展性的人
B.认识到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
C.认识到学生是完整的人
D.认识到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素质教育也离不开考试。
2.C【解析】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C【解析】认知风格根据对客观环境的依赖程度可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容易受环境影响。结合题意,题干中孩子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
4.A【解析】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5.A【解析】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是因为传统的应试教育忽略了这些,目的是把以前没做好的事做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比这丰富的多,该校长认识片面。
6.A【解析】情绪的特点包括主观性、社会性、两极性。其中,两极性是指情绪各个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种对立的状态。题干中,谢晶先是受到了表扬,非常的开心,紧接着听到同学的议论之后又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开心和苦恼是两种对立的状态,可见谢晶的情绪具有两极性。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属于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7.D【解析】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
8.B【解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是指: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也可以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那样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有学识,还要以身作则,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角色与职责。
9.B【解析】题干中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表达了教育对人的一种影响和塑造的作用,正是B项中“培养人”的一种体现。
10.B【解析】认识到学生是有主体性的人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人”来对待,须承认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地位的人。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