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同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学习
2.在指导学生面试时,教师非常重视训练学生进入面试时的仪态、仪表、眼神及如何和面试官打招呼等细节,以期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是充分利用了(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3.按照信息心理加工学的观点,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默会知识
4.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5.学生把自己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试题太难、太偏,这种归因属于( )
A.内部、不稳定、可控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C.内部、稳定、可控的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的
6.教学中教师讲到重难点时,放慢语速,提高音调。这是利用了刺激的( )
A.适应 B.对比
C.泛化 D.分化
7.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9.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或不熟悉的材料时,能放慢阅读速度或重读困难段落。这主要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计划策略 B.反馈策略
C.调节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0.学生小敏在近段时间总是反复检查自己的考卷、作业、书包等,总认为试题有遗漏,作业没做完,书包里的东西没收拾完……小敏的主要问题是( )
A.焦虑 B.过敏
C.强迫 D.怀疑
二、简答题
1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2.C【解析】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初效应。
3.A【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个阶段。知识获得阶段,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联系,出现新的意义构建;知识保持阶段,新构建的意义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如果没有复习或新的学习,这些意义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遗忘;知识提取阶段,个体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产生广泛迁移。
4.A【解析】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题干所述正是共同要素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5.B【解析】考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试题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
6.B【解析】题干所述为刺激的对比。
7.B【解析】题干所述为不可逆运算的表现,不可逆运算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之一。
8.B【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显然,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这一内涵。
9.C【解析】调节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
10.C【解析】题干所述为强迫行为的表现。
二、简答题
11.(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一般来说,在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下,人的识记效果好。
(3)活动任务的性质。当识记的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就好。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识记也受材料性质的制约。有意义的、有规律的材料更容易记住。
(5)识记的方法。采用意义记忆法比采用机械记忆法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