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9
1.课堂提问中,有诸如“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有何根据”“何以见得”等关键词语的题目一般属于( )。
A.识记型问题
B.应用型问题
C.理解型问题
D.综合型问题
2.课堂上,在同学们回答问题的时候,李老师总是给予鼓励的眼神,面带浅浅的微笑,并不时轻轻点头,这是运用( )的沟通方式。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图形信息
D.肢体语言
3.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
A.发展学生个性
B.巩固学习的知识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4.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U 型关系
C.倒 U 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太”和“大”的区别,根据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这是刺激的( )。
A.消退
B.分化
C.保持
D.泛化
6.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审清题意,要时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表征
C.有效的控制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7.学习质量与数量、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符号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8.一张红纸,一半有阳光照射,一半没有阳光照射,颜色的明度、饱和度大不相同,但我们仍知觉为一张红纸,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相对性
D.组织性
9.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0.陈明既想加入青年志愿协会,锻炼自己,服务社会,但又怕需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业,陈明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理解型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或概述其中心,区别其本质。课堂提问中,有诸如“请用自己的话解释”、“有何根据”、“何以见得”等关键词语。
2.D【解析】略。
3.A【解析】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有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C【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学习效率成倒U型关系。
5.D【解析】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6.B【解析】问题表征是指问题状态在问题解决者的头脑中的呈现形式。
7.C【解析】略。
8.A【解析】知觉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恒常性的种类: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绿光条件下或者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
9.D【解析】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即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0.A【解析】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